聚落探访VOL.5|丝绸之路上的「沙漠绿洲」
明年即将迎来东京大学『世界聚落研究50年』,为纪念这项跨越半个世纪的宏大事业,致敬所有曾经参与聚落调查与研究并作出杰出贡献的研究者,本公众号将陆续推出系列文章。『世界聚落数据资料库』将首次公开发布,带您穿越时空,探访聚落经典。
在亚洲大陆的西南部地区,存在着一段由印度洋版块与欧亚大陆版块碰撞而成的多折山脉地带,由于该地带大部分位于伊朗境内,人们便将其称为“伊朗高原”。
伊朗高原周围尽是雄伟险峻的高山,中央是辽阔的盆地,与中国的四川盆地倒有几分相似,但四川盆地物资丰饶、悠然宜居,伊朗高原却荒漠广布,大多数地区属干燥或半干燥气候,平均年降雨量在250毫米以下。
伊朗高原(图源:网络)
Iran Plateau (from: Internet)
然而这片荒漠纵横、干旱少雨的高原盆地,在昔日却是古代文化的发源地。自公元前六世纪开始,希腊人开始使用“帕撒斯”(Perses)、“帕斯卡”(Persica)及“波西斯”(Persis)等词语来形容居鲁士二世的古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英语里的波斯人(Persian)因此得名。波斯人是伊朗国的主体民族,如今我们耳熟能详的“波斯帝国”,便是伊朗国的古称。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伊朗高原自古便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商队长期从此经过,自然而然便形成了众多供人歇脚的商队旅馆。
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图源:维基百科)
Silk Road and Maritime Silk Road (from: Wikipedia)
正如上述所言,伊朗高原境内荒漠广布,其中尤以卢特沙漠(Lut Desert)和卡维尔盐漠(Kavir Desert)两者为大。沙漠中干旱少雨,水便成了古波斯人心中最神圣的自然元素之一。这一带的雨水多降在沙漠边缘的高山地带,古波斯人为了解决用水问题,创造性地发明了类似“坎儿井”的水利工程——卡那托,从此人们在长期干旱、无法找到地面水源的情况下仍可进行农业耕种。
得益于卡那托技术的出现,伊朗高原中两大荒漠的边缘出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古聚落。1975年,我们的足迹踏上了探访这些沙漠绿洲的旅程……
探访地点:伊朗
探访时间:1975年
探访者:原广司、佐藤洁人、芦川智、藤井明、山下昌彦、冲田惠、北川若菜、小川朝明
01
沙漠绿洲的水系——地下水路卡那托
Hydraulic System in Oasis——Underground Qanat
水是沙漠绿洲的生命源泉,对于水的分配和管理有着严格的制约,并且在那里水利权作为商品是可以买卖的。因此围绕着生命之水的获得和有效利用的主题,沙漠绿洲最终变成了命运的共同体。
聚落的原始自然条件,如气候,若太过严苛,会无法激发自然的潜力,聚落也因此无法形成社会化后的自然风景,而停滞在粗糙的秩序中。若气候条件具备某种程度的优势,那么,巧妙地激发出聚落的大自然潜能,就会出现美好的聚落。但倘若自然条件过于优越,反而无法见到动人的聚落,或者该说自然条件丰沛的地方通常容易引来争夺。
聚落霍加塔巴德周围地貌(摄于:1975年)
Landform around Hoggatabad (shot in 1975)
人类无穷的想象力总是被生存的本能无限激发,与大自然的潜能融合,巧妙创造了社会化的自然风景。这种融合,最容易发生在自然生产力贫瘠之处。
激发出场所中最大的潜在自然力,其平衡状态即是聚落的样貌、社会的秩序。因此,大自然总会社会化,聚落在严峻的自然条件下安定发展。
伊朗沙漠周边的「人工绿洲聚落」中开设的地下水道将山地降雨输送至沙漠,可以说,这一地下水道的设置就是激发大自然潜能的极佳实例。
沙漠绿洲霍加塔巴德(摄于:1975年)
Desert oasis Hoggatabad (shot in 1975)
沙漠绿洲萨法尔昆德(摄于:1975年)
Desert oasis Zafal-Quand (shot in 1975)
萨法尔昆德聚落平面图(绘于:1975年)
Plan of Zafal-Quand (drew in 1975)
地理气候的原因让雨只降在山地,人们用勤劳的双手建造了绵长的地下水道,将雨水从山地引至平地,然后在平地上建造聚落。这里的聚落,每户住宅下方布着网状的小河道,让丰沛的水源流过,灌溉了农地和果园,滋润了人们的生活。人工绿洲的技术开发,是一切的源头,也创造了无数的可能。
这些用于浇灌绿洲的地下水路有个名字——卡那托(qanat)。
卡那托将附近山岳地带的泉水,通过地下挖掘的坑道引导到至聚落,有的长达70~80km。坑道每隔几十米就有一个竖井通往地面。在竖井的周围是用挖坑道时挖出的土方垒起的蚂蚁窝一样的围栏用以防止地面的沙子流进水路内。
聚落慕沙巴 (Mushabad) 的地下水路(绘于1975年)
Underground qanat in settlement Mushabad.
(drew in 1975)
蚂蚁窝一样的围栏,慕沙巴,伊朗(摄于1975年)
The qanat is enclosed by the nest-like fence, Mushabad, Iran (shot in 1975)
早在纪元前,卡那托就已经存在。据说目前在伊朗境内约有3~5万条。
挖掘水平方向的坑道需要很高的土木技术上的经验,而且维护管理也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但是将卡那托修筑成暗渠而不是技术简单的明渠,主要是为了防止水在沙漠地带因干燥而被蒸发掉,除此之外,卡那托还可以确保稳定的水量,使农业在沙漠地带得以发展。
储存在沙漠绿洲内水池里的水(摄于1975年)
Water is storaged by the water tank in such arid regions. (shot in 1975)
从水池中溢出的水流入街道(摄于1975年)
Water overflows from the tank to the road. (shot in 1975)
水将最后引入到附近的田地里(摄于1975年)
The qanat will finally lead the water to the field.
(shot in 1975)
通过卡那托引导到聚落中的水会暂时先被储存在地下的储水槽里。储水槽的地上部分是用土坯建成的半球形状的拱顶,并且在拱顶的顶部有一个小圆孔。位于两侧的塔内部是空的。空气从塔的上部进入,经过存储的水面然后从拱顶顶部的小圆孔出去。这样通过空气的流通,一方面可以防止水变质,另一方面可以让水冷却。
储水槽的构造和换气装置(绘于:1975年)
The structure of storage tank and ventilation tube. (drew in 1975)
在伊斯兰地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人们将水放入羊皮袋里挂在檐下冷却,储水塔也是这个道理。从储水塔溢出的水形成细小的水路,穿过密集的住居之间的缝隙流入聚落外围的田地或是果园里。聚落内部土地利用的等级制度是由水来决定的。
在圆锥形屋顶下面有一个储水库(摄于:1975年)
Under the conical roof exists a water tank
(shot in 1975)
伊朗的实例同时也表现了环境的均衡,这种均衡是聚落存续的基础。存活至今的聚落,因拥有激发自然潜能的力量得以延续生命。而诱发这一力量的,是一种较为素朴的技术,近代的工业技术反而会威胁聚落的生存。不过,这并不是在否定技术,而是对技术存在的方式提出疑问。
02
沙漠绿洲的住居——商队旅馆
Dwellings in Oasis—— Caravanserai位于沙漠中的聚落,自由贸易成了生存的必要条件;但也正因为位居沙漠,城市饱受外来袭击之苦······
以北非马格里布地区的古城麦地那、马拉喀什为例,若我们将之简化为图形,会发现它是由可自由进出的广场区及广场四周如迷宫般的住宅区所组成。
伊朗的聚落中,驿站的关系也是如此。驿站是为了旅人而设的高墙建筑,同时具有防卫功能,可保护外来的商队。照片中地下蓄水池 (圆锥屋顶) 的对面,即是商队驿站。
画面前方是储水槽,后面是商队旅馆(摄于:1975年)
The caravanserai stands behind the conical water storage tank. (shot in 1975)
沙漠世界有条规则:一律保护访客的性命。若先不论今日沙漠中的严格社会体制,沙漠居民待人可说是非常亲切、温暖,与都市人极为不同。我们可以用防卫功能来解释聚落或城市的形成,但这两者也可以解读成「接待外来者的机构」。
沙漠绿洲的分布反映出商队的路线。商队旅馆(caravansary)是带着骆驼或马的商队住宿的设施,是建立于古代贸易路线上专为整日跋涉后疲惫的商队旅人们提供住宿、歇息和照料牲口等各种服务的客栈。商队驿站在亚洲、北非以及东南欧地区重要的贸易路线网络中承担着商业、信息与人员之间传递交流的重任,特别是在历史悠久的丝绸之路上,更是四处可见商队驿站的踪迹。
敦煌壁画中,描绘了往返于丝绸之路上的商队(图源:维基百科)
Dunhuang frescoes,which unfolds amounts of busy trade interflow taking place in silk road.
(from: Wikipedia)
商队旅馆的建筑形式是一座巨大的口字型,并设立高、宽度足够让体型庞大的骆驼或其他大型载运重物的驮兽所进出的出入口。中间是庭院,几乎都是设计为未加盖顶篷向天空敞开的开放式设计;四周由小房间围合而成,区隔成不同功能的区域。沿外墙分布有若干带拱顶的壁龛,却没有窗子或门等开口部。通往中庭的入口只有一处,因此可以形成一个比较安全的内部空间。
商队旅馆平面图,轴侧图(绘于:1975年)
Plan and Axonometric of the caravanserai
(drew in 1975)
慕沙巴 (Mushabad) 的商队旅馆(摄于:1975年)
Caravanserai in Mushabad (shot in 1975)
这里的住居从屋顶到墙壁全部使用土坯。这种土造住居隔热性能非常好,即使是在正午室内也很凉爽。住居以屋顶上开孔的起居室为中心,周围依次是厨房和卧室。居民们可以利用墙厚的特点,在墙上到处开有凹槽用以放置油灯、茶壶等日常生活用品。卧室里铺有多层地毯,五颜六色的地毯与单调的室外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住居平面图,轴侧图(绘于:1975年)
Plan and Axonometric of the dwelling (drew in 1975)
起居室(摄于:1975年)
Living room (shot in 1975)
在沙漠绿洲里也有清真寺。可以说,储水槽的拱顶、商队旅馆以及清真寺是分布在伊朗商队路上的沙漠绿洲的标志。
03
向自然学习聚落的排列法
Orders from Nature
大自然有循环周期,聚落的形态依此循环而设计。聚落并非自然发生,而是配合大自然节奏的产物。大自然的呼吸或节奏是时间的波浪,聚落配合波动而逐渐成型。今日,无论建筑物或都市,已无需配合大自然的节奏,藉着技术就能确保生活舒适。但在聚落形成的时代,人类致力于发展亲近自然的技术,聚落自然成为亲近自然的组织。我们不需要抗拒科学技术,却须防止科学技术削弱大自然的力量。
聚落的存在俨然是生态体系的一环,今日的建筑也必须思考新的型态,与大自然相互配合。除去时间给聚落带来的流动与变化,在聚落自身的形态上也可以看见波动。
波浪形屋顶(摄于1975年)
Wave-like roofs (shot in 1975)
上图是伊朗「人工绿洲聚落」整排聚落的屋顶在强光照射下形成亮晃晃的波动。住宅中每个房间都是圆拱形屋顶,屋顶相互分隔,在形态上有微妙的差异,因此形成一种非机械性的、连续而又分段的三次元波动形状。这样的设计可以解释为对珍稀水资源的向往,也是对光的礼赞。
往期回顾
喜欢我们的分享?点个“在看”吧~
東京 / Tokyo
日本東京都目黒区駒場4-6-1
東京大学生産技術研究所Be209-210
〒153-8505
Be209-210,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Science,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Komaba4-6-1, Meguro-Ku, Tokyo 153-8505, JAPAN
成都 / Chengdu
中国成都市武侯区锦绣路1号
保利中心C座320-321,610041
320-321, Tower C of Poly Center
Jinxiu Road 1, Wuhou District, Chengdu
610041, CHINA